网络谣言常被大家定性为“虚构”、“诽谤”,同时贴上“少数人”、“别有用心”标签,诚然网络谣言对国家稳定、社会公共秩序,民众生产生活的破坏性功能不可否认,但忽略传谣者的个体社会心理、传播情景、传播动机等因素,宏大主题轻薄化处理的孩童思维容易令人掉入“媒介决定论”陷阱。近年来,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究竟是网络技术滋生谣言?还是谣言借助网络介质传播?
-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信息管控
网络舆论是民众针对公共事务发表的网络意见、观点、情感态度集合。信息管控则是控制网络表达机制的传播、互动等环节。近年来,一批全国性网络法律法规开始正式实施,分别从制度规范、主体责任、执法程序等层面对网络信息进行约束管理,构筑清朗网络空间。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突发事件、敏感事件时有发生,网下矛盾向网上传导,网络舆论复杂多变,网络信息动态管控面临新形势。
-
谈一谈我对网络工作的认识
当前社会总舆情场的基本情况是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良好态势,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复杂形势。简单言之,当前社会舆情良好态势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国内:推进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坚持反腐节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许多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民对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二、国际:营销高铁、创设亚投行,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妥善处理与地区、主要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
浅析网络舆情传播规律
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成熟。各地政府对具备管理双向互动、线上线下融合、社会协同治理表征的网络社会治理模式概括总结,提出了多种理论并对其进行解读,如网络问政、网络为政、网络议政、网络理政,这类表象不同的“新概念”,内核却并没有新逻辑作支撑。
-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发展迅猛,短时间内形成了庞大的网民规模。互联网为国家主权、经济文化、社会治理、信息交流传播、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促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抓好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
突发事件应对的舆情实践
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不协调,社会处于转型期,突发事件越来越多。中央、地方政府多次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重视突发事件舆情,限定回应时效,其有助于舆情信息搜集与多维传达,科学化解矛盾,提升社会管理治理能力。
-
人工智能对于舆情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新年伊始, AlphaGo 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横扫”中日韩三国最强围棋手,连赢60局(其中一局断线),人工智能再掀波澜。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